在懋隆大学读书的白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博士生。

        她上学时间b一般人早,21岁就大学毕业,因为学习好能坐得住,拿到了在本校直博的名额。

        作为一个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博士生,这是她直博的第四年。顺利的话,还有约莫8个月,她就要从这所在国内排名TOP3的高校毕业了。

        毕业之後去哪?有的师兄师姐去了高校,有的去了研究所,这种冷门专业,他们的就业路径是狭窄的,但也是清晰的,无非就是两条路,要麽是去高校教书,要麽是博物馆或者研究所做科研。

        还有别的可能吗?

        跟那些读完硕士再读博士的同门相b,白露本身做科研的时间都是挤压的,她没有时间想太多,或者说,她也不想想太多。

        从小到大她的路径都是被设计了,在小城市的机关单位当了一辈子科长的妈妈说:“nV孩子就是要好好读书,学历文凭有了,其他东西自然会有的。”

        这句话的前半段或许是没错,白露在象牙塔里蜗居的这十年时间,她基本上不知道什麽是人间疾苦。

        学习上她不需要从C心,这个专业确实是冷门。不过话说回来,但要不是冷门专业,竞争少,就业前景不明朗,她还真不容易一路开挂读到博士。生活上家里每个月都给她定时邮寄生活费,大学的时候是每月1000,直博之後涨到每月2000,再加上文科博士的一点可怜的补贴,一个月和同门们吃聚餐几顿,再添些新衣服是不成问题的。

        没有烦恼,学校的围墙天然地将这些会学习的学生同社会隔绝了,虽然出门就是热闹的三环路,虽然和这繁华闹市区的年轻社畜逛同一家商场,吃同一家外卖,坐同一班地铁,感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时候她看着那些地铁里走出来行sE匆匆的年轻nV孩,她们画着一丝不苟的妆容,穿着小猫跟的高跟鞋,下了地铁之後就开始狂奔,她有些庆幸自己不用过这样的生活。如果让她六点起来去图书馆排队上自习,还是有可能的,要是六点起来去赶地铁,那还不知道有多辛苦。这时候她便觉得还是妈妈说的对:“nV孩子还是要多读书,其他该有的东西总会有的。”b如事业,b如Ai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