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氏的声音很大,茅屋隔壁的糜、胡两位夫人听到吵闹声音走过来,待听到原委之后,胡夫人还好,糜夫人禁不住泪水涔涔,眼泪如断线一般的掉落下来。

        “长坂坡兵败,妾身腿上被流矢射中,行走不便,在送走阿斗之后,本欲投井寻死,以全清白,幸有封儿舍命相救,才始于乱军中保全一命,如今,皇叔如此薄待封儿,妾要好好与他说道一番,若是不能讨回一个公道,妾到时候一头撞死在他面前。”糜夫人含泪泣声道。

        “封侄儿,是个好人呐,他还送给银屏一把弓,给兴儿一把刀,两个小的现在都喜欢他。”胡夫人喃喃自语,虽然接触不多,但刘封这少年郎给她的感觉甚是不错。

        一众女人气愤填膺,要给刘封撑腰,纷纷向她们的夫君写信或者诉说,效果虽然一时半会体现不出来,但却为刘封在刘备军中发展打牢了基础。

        “封兄弟,吾家嫂子有请,有紧急事情相商?”林间道上,诸葛均挽着衣袖,急急切切的向刘封跑来。

        刘封跟着诸葛均急急回转诸葛庐。

        诸葛均是个沉默少言的人,他的兴趣似乎都放在了躬耕上面,这与志在天下的诸葛亮、诸葛瑾完全不一样。

        等见到黄月英之后,刘封才知道诸葛亮有书信来,并要求黄月英带着家眷从隆中撤到夏口去。

        本来只有黄月英、诸葛均等几人,这一场搬家没有多大难度,诸葛亮虽然为刘备的谋士,但在荆襄一带,诸葛家、黄家的亲戚甚多,要跑路容易得很。

        比如蒯家的房陵太守蒯祺,那是诸葛亮的大姐夫,还有庞家的庞山民,是诸葛亮的二姐夫,最牛逼的是,蔡瑁居然是黄月英的亲舅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