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古言 > 缘可长青否 >
        “你刚才不是不让我说的嘛……”

        叶青梧一个箭步冲到小乙面前“我父亲什么时候进的京?”

        “好像是一个时辰之前。”

        “一个时辰之前……那现在……”

        应该已经到叶府门口了!

        叶青梧来不及说完,便快步冲出了房间,这一路上脑海中父亲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说起来,叶舒林本是回不了京城的。惠妃被刺之事还未查清事情原委,赵国与虞国的局势还处于暗流涌动之际,若此时召镇远大将军叶舒林回京,无疑是给了虞国可乘之机,冒险至极。可刘仁瑾却偏生兵行险招,不但没有下旨让叶舒林暂停返京,反而是催促其还京,让一众反对的大臣们通通吃了闭门羹,纷纷都在揣测是否是因着圣上与叶家的这层关系才如此莽撞的。一时之间,奸臣误国、昏庸无道之言四起。

        还好这些话不敢搬到台面上说,所以暂时还没传到叶青梧的耳里。

        有时候叶青梧心里免不了也会有些自私的念头,只要父亲能够回来,就算只能待一天也是好的,可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份,为人子亦为人臣,陆家的满门荣耀和父亲这么多年的贡献脱不了干系,很多事情不得不妥协,所以叶青梧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过对父亲的思念,可是当听到父亲已经回京的那一刻,所有的克制和防备都瞬间瓦解。

        叶舒林独自一人出现在陆府门口,差点儿连门口的家丁都没认出来。多年的饱经沧桑,已经在叶舒林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可他仰头看着叶府的金字牌匾,却好像只是半日未见一般的亲切。

        整个京城的百姓乃至叶府上下都没有一个人知道叶舒林今日会一个人回京,离京时夹道欢迎的景象自然不复存在,不过这恰恰是刘仁瑾的安排。刘仁瑾不是痴傻之人,两国剑拔弩张之际,刘仁瑾选择了只让叶舒林一人回京,其余大部队依然留守边关,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同时也没有对外说出叶舒林回京的具体时间,还让几人打扮成叶舒林的模样从不同的几条线路回京,来混淆视听确保叶舒林能平安归京,但实施这一切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绝对不能走漏风声。所以即便是叶青梧,刘仁瑾也没有告知。

        门口其中一位家丁似乎认出了叶舒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