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正文卷第484章再苦一苦百姓吧太初二年九月初九日重阳,齐明双方第三轮谈判在淮河北岸重镇徐州继续进行。

        经过双方长达两个多月的讨价还价,各项条款基本已经谈妥,和议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于徐州“会盟”与历史上大宋“绍兴和议”极为类似,所以史学家称其“弘光和议”。

        弘光朝廷为表达议和诚意,此次不仅派来了黄公辅、路振飞、熊汝、堵胤锡等重臣,还让张岱、姚允在、曾鲸、陈洪绶这些江南名士赶来徐州捧场子,可惜这批文人雅士很多人最后都有去无回,这实在是江南文坛画坛的一大不幸。

        这些晚明名士中,穿越者认识的也就一个张岱。

        张岱名维城,字宗子,号陶庵、蝶庵、浙江山阴人,出身仕宦家庭,少时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崇道称为“今之江淹”。

        张岱后来自己评价自己:“好梨园、好鼓吹……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

        通俗点说,这是一位十七世纪精致主义者,对生活有一定的追求。

        除了张岱他们,一起渡河赶来徐州的还有几支弋阳腔昆曲戏班子和数十名面白如玉的妖童小唱,据说这些都是送给齐国皇帝的见面礼。

        齐国方面,议和有马士英、乔一琦、森悌、钱谦益等人参与,武定皇帝于九月初便抵达徐州,每日忙于考察淮河沿岸风土人情,具体说来是带着慈圣太后和黛芙妮吃吃喝喝。

        徐州本地淮扬菜颇为有名,和合太上皇胃口,刘招孙两日可食一石,这给谭二等御厨带来了很大压力。

        九月初十日,徐州黄楼胜迹,齐明双方议和官员聚于黄楼之上,就议和细节讨价还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