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州起兵之初,声势浩大,辽东、山东、河北等地很多不满广德的退伍军士、破产屯户、工坊学堂职工纷纷投奔。

        在何龙州的众多幕僚中,其中就有齐初三杰之一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保和殿大学士张英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安徽桐城人。齐初大臣,名相张廷玉之父。

        此时的张英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是大齐最有权势的首辅,更不会想到他的儿子张廷玉将成为左右大齐朝局、堪比张居正的权臣——何龙州造反时,张英不过只是铁岭推官,叛军攻克铁岭后,张英投降叛军,被昭德皇帝封为右丞相,张英感激涕零,立即给大辽皇帝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攻打山海关,席卷燕云,进占楚豫;中策登陆登来,与白莲教合兵一处,进占山东,与广德帝南北对峙;下策则是固守辽沉,占领辽东。

        最后,何龙州选择了下策,消耗大量兵力攻占辽沉,结果准备攻打山海关时,邓长雄大军已经提前出关了。

        何龙州等人造反,张英给了他上中下三策,为什么叛军偏偏选择下策呢?

        据张英后来回忆说,叛军将领们一致认为,之所以选择攻打辽、沉,在于大齐曾以辽沉为都城,百官家卷少部分迁往南京,相当一部分人还留在沉辽,因此只有拿下辽沉,便能收获一大批人质,从而动摇大齐军心。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错失。

        当然,何龙州等叛将的选择不能说不对,只是受限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

        张英的策略固然高明,但实际的操作性上看,其实风险极大。

        上策要何龙州攻打山海关,一鼓作气进占中原、湖广,将陕西山西与山东辽东的齐军分割开来,直下南京,这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法,收益巨大,但风险无限。孙子兵法有云:归师勿遏,说的就是想要阻挡敌人前路,是风险非常大的。

        让何龙州率领十几万偏师,去死磕数倍于己的齐军精锐,妄图速战速决,无异于痴心妄想,恐怕最后被包抄的不是齐军,而是何龙州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