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谢陛下隆恩……”

        朱大昏君摆了摆手,笑着示意他的封君们不必如此,再次道:

        “这第三期与过去两期不同,都是精心教育出来的,都基本上是军民两用的全能型人才,朕都有点舍不得给诸卿的,然诸卿都在为国开疆,朕岂可忍心?”

        实际上第一期是为了应付征辽东野猪皮所建立的羽林卫随军军校,属于一年制速成的,拢共就三百多人…….

        第二期是为了应付军事改革,为两年速成……

        只有这第三期,从崇祯三年从陆中开始接受军校教育,尤其是老牌贵族的幼子及少年侄子都是从陆小接受过严格的军事养成教育,而且还都是住校的。

        “陛下!”这个时候,老帅赵率教捋着花白的须髯道:

        “昔日前宋承平时期,王荆公的《将兵法》若是能有如今我大明的陆小、陆中、陆大培养忠于王事的将才,哪有什么靖康之耻啊……”

        呵呵,这倒也不差!

        他说的王荆公就是那位鼎鼎有名的王安石,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他搞的,只不过受制于多方掣肘和认知,最后只得弄个四不像,而且还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新旧两党的党争,到了靖康年间这种党争达到了最大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