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光电出人出物,就连邵总也亲自参与了项目,大大加速了激光光刻机、激光发生器、息壤纳米管、光芯片的研发进程。

        在光子晶体管光逻辑以及汉字操作系统的开发上,邵总的团队提供了大量宝贵意见。

        三个多月后,8月15日。

        经过了八轮循环,加工精度达到1纳米的激光光刻机女娲八号正式定型,新型光纤激光器、息壤纳米管、光子晶体管全部达到了技术要求。

        最新的光芯片因为时间关系,还只包含了800只光子晶体管以及相关光学元器件,最多也就是中规模集成芯片。

        但只要继续研发,1000只光子晶体管以上的大规模集成芯片,甚至是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集成100万1亿只光子晶体管都可能。

        毕竟息壤纳米管是比电子晶体管更小的元器件,直径不到1纳米。

        组装第一台光子计算机的时候到了。

        经项目组成员的一致同意,组装的第一台光子计算机是一台大型机,先不考虑体积大小和能耗问题,只追求运算速度。

        有了这样一台超级光子计算机,如果运算速度达到预计目标,那将对后续的研发工作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行利其器!

        9月3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