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好心”提醒荆哲,却被他一阵连怼,所以心里憋着看笑话的白清源,被这一首【水调歌头】打了脸,如同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而宋百郓喝了一杯之后站了起来,终究是读书人出身,对于好诗词本就偏爱,更何况亲眼见证了旷世奇作的诞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若是其他人这么写,该被人当做年少轻狂,但荆公子的诗才,说一句‘高处不胜寒’又有何妨?依老夫看来,安国第一才子的称号,荆公子确也当得!”

        之前在无仙苑里,只是书生们自发说起“安国第一才子”,宋百郓对此嗤之以鼻。

        但【水调歌头】一出,他已无话可说。

        幸亏自家儿子没有晋级,不然来了也只是个丢人的陪衬!

        想到这,他就饶有兴趣的去看刚才还飞扬跋扈的齐君广,只见他脸上早已没了得意,反倒是张着嘴陷入呆滞,似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写了一首那么好的【花月令】,也能输的体无完肤。

        对于众人的反应,最不意外的是荆哲自己。

        不是他对自己有信心,是对【水调歌头】有信心!

        后世提中秋诗词,【水调歌头】总是无法绕过的一座大山。

        其实若是其它的词句也就罢了,但这首水调歌头却有着流传上千年都毫不褪色的魅力,在诗人词人眼中,后世甚至有“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的评语,他能赢,还要多谢另一个纬度里的东坡居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