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隐性的损失,皆系于方才的那次切屏。

        在此前的比赛当中,Faker亦曾经因为切屏的缘故,导致关键时刻沦为突破口,最终成也Fake,败也Faker。

        Faker本人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他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加快切屏的速度,避免出现突发情况却做不出及时反应。

        这便导致了一个弊端,来回快速切屏,就算Faker的动态视力强于常人,照样只能窥见个大概,瞬间获取的信息量有限。

        用沙雕网友的说法,就是一套切屏花里胡哨,实际上切了个寂寞。

        由此,Faker便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想要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那就必须增加切屏的频率。

        切屏速度又快,频率又高,可不就成了诸葛谅口中“凌乱的切屏”?

        反观诸葛谅,他虽然也是个切屏狂魔,但他切屏的速度比起Faker要慢不少。

        此外,诸葛谅并非随时随地切屏,他有时会连着几分钟不切屏,有时又会在几秒内连续疯狂切屏。

        换而言之,诸葛谅更倾向于在认为需要切屏的时间点进行切屏,且更加注重于每次切屏所能获得的信息量。

        同样是切屏,诸葛谅的效率要明显高于Faker!

        “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将对线和指挥做到极致,除非他的脑袋能够像计算机一样多任务并行。你要学会取舍,在某个时间点,明确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让队伍的胜率最大化!”诸葛谅开口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