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古言 > 雄兔眼迷离 >
        他有意拖着,还是指望李阿牛过段时间再回来一趟。正所谓常来常往,才有深情可现。然普通命官无诏总不能凭白上京说要跟人叙旧,能指望的当然就是李阿牛常回。

        迁坟事罢,可再难想的到何事儿让这位大人往明县跑。倒不如将那塑像之事拖上一拖,大家很快又有缘得见。

        撺掇着立像当然也为此故,俗人三年五载不上坟的也就罢了,万一这李大人回京就离地成佛,直接将坟迁去了京中,那不是这辈子都见不着了么。

        立个庙在此处,他总不能连庙也迁走,千里万里的,都得是个挂念,何况明县离京中不算迢迢,十里八乡百姓盯着,不信逢年过节他自个儿不回来拜拜。

        然这些俱是个后话,此刻张垣醉的真心实意,也就懒得惦记,只红着脸开怀不已。这哪是李大人的差,分明是他张垣的差,这差总算是办完了。明儿一早将人送出城外驿站,天又是往日那个天儿,姑娘还是那个姑娘,曲儿还接着唱那个曲儿。

        三更后黄宅事毕,张垣也劝着李阿牛早歇下,明儿车马劳顿,苦了大人身子。

        这话说的李阿牛好似要去翻山越水一般,实则明县到京中之路甚是平坦,而今他马车来往,一切有人伺候,终也劳顿不到哪去。

        不过张垣劝的也有道理,明儿要早行,是该去歇了。李阿牛到底有所持,不肯宿在金玉楼里,与张垣一起摇摇晃晃出了门,同乘一辆马车往住处走。

        各人心计不提,二人颇有意气相投,帘外车夫偶尔两三声插科打诨越显帘内异性知己。闲话过后,张垣一扭脑袋,献宝一般跟李阿牛道:“嗨,我说李大人,这话下官藏了好些天,临了还是藏不住啊。”

        李阿牛挑眼看他,学的是江玉枫做派,道:“张大人但讲无妨”。醉意让其有些东施效颦,听着像个武夫硬念知乎。

        “当年您那村上的事儿啊,那可是有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www.wener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