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贺岁档,《投名状》和《集结号》两部大片应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或者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更为合适。

        电影的宣传现在也就是传统的几种宣传方式:电视台、纸媒、网络媒体、室内、室外广告。现在只要电梯有分众传媒的广告显示器,就一定有《投名状》和《集结号》的预告片。这样的两部大制作加持下,贺岁档的惨烈竞争几乎可以预见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各家的发行公司其实早就有所预见,档期他也早就调整好了。

        从国庆长假开始,古添乐主演的犯罪电影《铁三角》以及刘得华、陈伊森主演的警匪片《兄弟之生死同盟》。两部港片从上映到十月末,先后拿下了超过3000万左右的票房。

        这种片子,在内地也基本上就是拿个两三千万的票房,个别能卖到四五千万的,大都要大书特书,算是大卖了,上限很低。内地观众对于警匪片其实感兴趣的并不多。

        国庆长假,没有别的大片竞争,有的是观众,也只拿到这个票房,充分说明,档期远不如电影本身重要。

        当然,对于《集结号》《投名状》志在年度票房冠军,想要票房大卖甚至破纪录的电影而言,暑期档和贺岁档肯定有加成,但是普通电影,在哪个档期都是没什么区别,甚至放在热门档期扑街扑的会更惨。

        大片越多的档期,对小成本制作越是不利,因为大片会挤占绝大部分的拍片量。就像去年的《伤城》,被《满城尽带黄金甲》和《绣春刀:修罗战场》挤压的拍片量只有不到百分之十,金成武、梁朝韦、徐静雷、舒期这样的组合才堪堪拿下五六千万的票房,虽然跟影片类型有关系,但是这个跟当时的排片率和播放场次也绝对有关系。

        而去年的贺岁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出品方新画面的老总张卫平还在媒体面给《伤城》的发行方光线的老总王长天是好顿挤兑啊。这在宁远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就这气度和格局,难怪有张一谋在手新画面还是整的跟一个工作室一样。

        而且这几年国内电影总的拍片量,越来越多,总票房也越来越高,随之养刁的还有观众的口味。现在的观众越来越精明,想让他们掏钱可没那么容易。

        而从十一月开始,上映之前就炒的沸沸扬扬的《色戒》正式在内地上映,同时也引爆了整个电影行业和娱乐版面。

        之前在八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色戒》就已经露过面了,相关消息通过媒体传回国内,那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