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刘文博打断了周不器的话,声音有些沉重,质问道:“怎么忽然要开公司了?不是说三家店都以个体户的名义经营吗?”

        所谓的个体户,就是北科的店由郭鹏飞注册,北理的店由刘文博注册,北外的店由薛宝珊注册。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三家店跟周不器没有任何关系!

        这就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了,讲义气、轻原则,不需要什么合同的束缚,口号一喊,就一股子劲地往前冲了,不会顾虑太多。

        郭鹏飞和薛宝珊自然无所谓,他俩都是周不器的心腹,把店交给他俩,可保万无一失。

        但是北外事件后,周不器对刘文博的信任大打折扣。

        北理的店若以刘文博的名义注册个体工商户,危机太大。

        面对刘文博的质询,周不器面色不变,微微一笑,说道:“没办法,形势变了。有些人去过研究所可能知道,他们对咱们的奶茶店寄予厚望,甚至赋予了重大的政治意义。这时候再以个体户的形式开店,就不太合适了。”

        刘文博皱眉道:“可咱们现在资金有限,个体户的形式可以最大化地规避税收和各项经费。”

        “没办法,计划总是追不上变化。”周不器淡淡地回应了一句,“好在我已经想到了一些应对处理的方法,最大化的减少我们前期创业的开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