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抢购事件的热度还没过去。

        连各大知名媒体都纷纷惊动了,有的联系北科校方,有的联系了北航,有的给校内网发邮件……更有些记者,直接就溜进北科校园,边打听边问,来校内网总部寻找答案了。

        《南方周末》:“骗局or意外?校内网手机抢购事件背后的始末。”

        《青年报》:“校内网——见证大学生团队创业的坎坷波折。”

        《燕京晚报》:“好心办坏事,校内网的答案在哪里?”

        《南方都市报》:“手机行业协会的副会长钱为民表示,校内网手机抢购事件的发生的意外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这种严重干扰市场价格的促销活动,本就是市场逆流。”

        《燕京日报》:“本报调查……”

        到了5月20号,校内网这边的澄清声明才姗姗来迟——

        “经我司了解,此次手机团购活动,的确发生了一些不可控的意外。因为是限量抢购,先抢先得,北航的一位计算机学生,专门设计了一款代抢软件,并向同学推广。这才导致此次团购活动总共4000部手机,北航同学抢到了2564部,占比高达64.1%。”

        “经我司内部讨论,确定此次抢购活动的结果是有效的。使用第三方插件抢购的行为固然不对,但学生们抢购的订单是真实的,是真金白银消费的。今后,我司会加大对第三方抢购插件的监控,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再次重申,我司举办团购活动,并非为了赚钱。在产品的价格方面,亲爱的用户们也能感受到,我们诚意满满,我们只想把物美价廉又实用的好产品推广给全国的大学生朋友。甚至不惜亏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