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不缺钱。

        而且应天巡抚治下也没有藩王。

        但绝大多数地方官员收的火耗虽然主要中饱私囊,也还是得有一部分用于补贴地方开支。

        总之四阿哥能够火耗归公,第一他的控制力足够,各地驻防将军可以完全给他控制地方,第二地方财政不需要养宗室,铁杆庄稼绝大多数都在京城,这个是朝廷养的,虽然源头都一样,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他给的养廉银高啊。他给的养廉银数量是这时候根本不可能给的起的,一个县令都上千两啊,这时候大明皇帝哪能给的起,大明朝目前太仓一年那几百万不够养官员的,一品大员可是一万两,算算目前多少一品大员?

        如果不是足够高,官员还是一样搜刮百姓。

        更何况这么高都没拦住他们,也就四阿哥时候强硬肃贪才有点效果。

        十全老狗时候官员就想取消这个制度,虽然最终延续下来,但他们迅速用其他名目继续搜刮。

        这时候推行不了。

        至于杨信提出来……

        他就是日常调戏这些老头子。

        另外火耗归公的确不行,但却可以给各地定火耗标准,也就是给火耗征收设定一个上限,要知道这个火耗收取比率,一直像房价一样持续而且稳定增长但从不下落,目前是最高百分之三十,明末顾炎武记载就已经有百分之五十的了。这是肯定不行,必须设定一个上限才行,百分十或者再多一些,但百分之二十就不行了,这个范围内可以各地根据情况不同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