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的火车包厢里,大卫·哈维正坐在窗户边欣赏着铁路沿线的风景,拂面而来的风吹去了浑身的燥热。

        参加完北京的学术活动和演讲后,在过去的一个多星期里,他从北向南,依次到访了南开、山大、复旦等几所大学,期间又不辞辛苦地考察了沿途的经济社会环境。

        此次来华,除了学术交流和讲学外,考察同样是他的重要目的。

        作为世界上唯二的社会大国,熊、兔两国都处于一个激烈变革的时期,这些天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随走随看,但见微知著,他隐约察觉到,兔子的改革似乎进入了瓶颈期。

        他没有去过毛熊,不过从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来看,毛熊的变革似乎更加激进,而兔子的改革相对来说比较谨慎和温和。

        这时,火车驶过一座桥,桥下是一条比较浅的河流,因为今年夏季干旱,中间一段河床露出了一簇簇鹅卵石。

        看着那些鹅卵石,哈维突然想起了“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

        从北大演讲结束后,他跟傅松就一直在辩论,辩论的内容就是关于他在演讲时提出的“兔子没有任何特殊性”这一观点。

        傅松并不赞同他的这个观点,认为兔子的改革是一项开创性的、没有历史经验可供参考的伟大事业,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哈维觉得这句话非常有趣,既通俗易懂,又充满了哲理,但这并不妨碍他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兔子的改革也好,开放也罢,都是一种形而下学,而他所运用的《资本论》理论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而上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