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鸣苦笑着点点头,说:“是啊,沐城的果业问题不是出在销售上,而是生产结构和品种上。如果这两样不改善,沐城的果业未来是没有出路的。”

        许建国插话道:“这个问题我们前年出国考察学习时就意识到了,这两年农委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开了不少会,发了不少文,蹲了不少点,却没什么效果,下面仍然自行其是。”

        傅松笑着道:“咱们中国老百姓最实在,也最讲究实际,看不到真真切切的利益,说得再多,说得再好听也是白搭。”

        韩一鸣说:“这话在理。种果树跟种粮食差别还是很大的,种粮食的话最多一年就能见效,但种果树短则需要两三年,长则需要四五年、五六年才能初见成效。农民们就指望着一亩三分地生活,哪能等这么长时间?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不敢冒险啊。”

        傅松说:“是啊,所以还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许处长,我三姐夫宋新明这两年在县农技站的指导下,一直在培育红富士新品种,倒是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是这么想的,不是要拍农技推广电影吗,就把他那当一个拍摄点,好好宣传宣传。”

        许建国看了韩一鸣一眼,说:“小宋那边我们也常去考察,现在种了三十亩红富士苹果,去年产量达到了十二万斤,产值将近六万块钱。”

        韩一鸣自然不会在意这种小事儿,颔首表示认可。

        傅松给三姐夫安排一个露脸的机会,多少有假公济私的嫌疑,但主要还是宋新明有本事,他要是没本事,傅松想帮也帮不上。

        “另一方面就是要让果农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果汁厂和罐头厂会制定一套分级收购标准,通过差异化价格对果农进行引导,让种植新品种、管理技术好的果农得到最大实惠。只要坚持两三年,我想绝大部分果农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自然而然地栽种新品种,并且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韩一鸣感兴趣地道:“部里也正在制定部分水果的分级标准,去年下半年曾征求过我们单位关于苹果果实分级的意见和建议。”

        傅松说:“去年我借调社科院期间,听农委的人说起过这套标准。九月份的时候,我看过标准草案,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这套所谓的标准问题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