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淮找的还是上次的那支装修队,傅松对他们装修的那座小院还是挺满意的,黄锦淮一提,傅松就同意了。

        装修队一共九个人,都是一个村的,队长叫孟三河,以前干过村里的生产队队长,从去年开始,带着村里的泥瓦匠来首都讨饭吃。

        说起来很有意思,孟三河之所以背井离乡,从大荷兰跑来首都,其实硬要扯还真能跟傅松扯上点关系。

        就像傅松在去年9月份论文里说的,84年大丰收后,国家取消了农业补贴和统销统购,于是第二年农民们觉得种粮不划算,或者改种经济作物,或者出来打工赚钱。

        因为孟三河他们是第一次干楼房装修,没有经验,这几天趁着没事儿,傅松就亲自过来指导,一来二去就混熟了。

        孟三河话不多,但脑子活,一点就通,很多连傅松没想到的地方,他自己琢磨着就给补上了,倒是让傅松对他刮目相看。

        中午傅松管他们一顿饭,就在附近的小饭馆里解决,都是大鱼大肉,每人还有二两白酒。

        吃饱喝足,傅松对孟三河说:“老孟,下午我就不过来了,装修的事儿你多上心,有什么问题你就找黄锦淮。”

        孟三河说:“咱们吃的就是这碗饭,不会干砸饭碗的事儿,傅同志你尽管放心。”

        “你们的手艺我都看在眼里,没的说。这里干完了,我那还有七八套房子,都交给你来装修,怎么样?”

        孟三河一时之间被这个消息震得发晕,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连忙说:“傅同志,你既然这么信得过我,那就包在我身上!”

        傅松把黄锦淮叫过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黄锦淮偷偷地拉了拉傅松的胳膊,小声道:“你要求太高,钱可能不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