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松曾经听过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有一位农民整日勤勤恳恳耕耘田地,到了收获之时,却颗粒无收,原来是买了假种子。农民悲愤万分,于是喝农药自尽,竟然安然无恙,原来是又喝了假农药。但总算保住了性命,于是举家喝酒欢庆,一家人却命丧黄泉,原来喝的酒也是假的。

        笑话确实挺好笑的,但诙谐荒诞中透着一股莫名的心酸。

        或许90后、00后的人很难理解这个笑话的心酸之处,但生活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那批人,看完这个笑话后,恐怕笑过之后,就只剩下浓浓的苦涩了。

        有人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中国经济的野性时代,其实是往那个年代脸上贴金了。

        这哪里是个野性时代,这是个无序、混乱、猖獗,同时又是充满了暴利的野蛮时代。

        很多人都说,在那个时代,处处是机会,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就连娃哈哈宗老板也在一次采访中直言:“我那个年代经济紧缺,你做什么东西,只要敢做就能成功。现在经济过剩,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其实,宗老板也是在给他们那一代人脸上贴金,他们那一代人有几个清白的,扒下裤子后,屁股都是黄不啦叽的。

        敢做就能成功!

        呵呵,这倒是一句大实话,但真相如何呢?

        为了利润,资本可以不顾一切。

        马克思那句关于资本和利润的名言,在那个年代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