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松抬头看了一眼,笑道:“这不就来了嘛,老毛子还挺准时的。”

        王大使乐呵呵道:“你那么大的手笔,能不准时吗?”

        等潘索科夫下车后,互相致意问好,这才一起走进酒店。

        在酒店的会议室里坐下,王大使笑眯眯做开场白道:“潘索科夫主席,中俄建交虽然只有两个多月,但中俄的友谊却源远流长。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贫弱的旧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尽管有一些不愉快,但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俄国人民给予的无私帮助。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俄之间双边贸易日益增长,并在工业、军事、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合作……。”

        可能春天到了,会议室里暖气开得足,傅松听着听着就有些打瞌睡,不过当着王大使的面,他还是努力打起精神,让自己显得专注认真。

        王大使不愧是外交专业户出身,巴拉巴拉侃了一刻钟。

        潘索科夫耐着性子听完,然后把王大使撇到一边,迫不及待地对傅松道:“傅先生,您需要多少土地?”

        傅松反问:“贵方能提供多少土地?”

        潘索科夫笑了,苏联……,不,俄罗斯别的不多,就是土地多,“您要多少就有多少。”

        傅松道:“到底多少?”

        “这……。”潘索科夫一下子噎住了,他虽然是全国农业委员会主席,但对于全国的土地数据,他心里还真没个准数。

        谈判嘛,不在于你的声音有多大,而在于能压倒对方的气势,傅松一上来就用专业知识将潘索科夫难住了,在气势上无疑占了上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