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叛贼 >
        何况因为赵弘灿的背叛,使得建兴皇帝心中愤怒异常,他甚至想直接下旨诛杀赵弘灿九族,以去其心头之恨。可是,这道旨意他迟疑再三还是未下,倒不是建兴皇帝对赵弘灿依旧抱有什么幻想或者感情什么的,实际是因为在之前岳钟琪一事中的草率让建兴皇帝吃到了苦头。

        当初因为岳钟琪投靠大明,建兴皇帝暴怒之下并未听张廷玉和马齐之劝,下旨灭了他的九族。而这个举动使得朝中的汉臣们人人自危,更造成了地方汉员对满清的恐惧和离心。

        更重要的是,岳钟琪的叔弟二人也被牵连至死,他们作为满清军中干将,更是上过战场立过功流过血的,也因为此案被诛杀,这实在是让人心寒不已。

        朝中许多文武,无论满人还是汉人,在满清入关百年来早就很难说清楚相互的关系。虽说满汉不通婚,但不要说普通的满人,就连满人的贵族中娶汉军旗的女子也是比比皆是。

        再者,许多满人或者汉人的朝廷大员中,相互间各为师生子弟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一个汉臣往往有着满人的学生,而一个满臣往往也有着不少汉人的门生,这种情况更是不在少数。

        就因为岳钟琪一人所为,导致许多人被牵连进去,这引起了满清朝廷的极大动荡,这也是建兴皇帝始料不及的。

        假如这一次再因为赵弘灿的事,建兴皇帝依旧如同岳钟琪一般处置的话,恐怕满清就将彻底失去人心,再也控制不住政权了。

        建兴皇帝是个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那就绝对不可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到两次,所以这几日虽然有不少臣子上书要求对赵弘灿此事严惩不怠,而考虑再三的建兴皇帝最终只是下旨在名义上对赵弘灿包括其部所为定了性,并且为其罪进行痛斥,还声称只要取赵弘灿人头者,将官升三级,大肆重赏之类,但却没有对此事进行扩大化。

        建兴皇帝的这个举动,倒是让满清的汉臣们松了口气,至少许多人不会因为此事而被牵连进这件事里。但同样,因为这件事不同的处置方式,也让不少人为此非议,而这些人中就有着许多满清贵族。

        在这些人心中认为,建兴皇帝这样做完全就是妇人之仁,自北京丢失以来,满清的情况日渐越下,而现在许多汉人受了大明那边的蛊惑原本就对满清有些离心,正是因为如此更必须用强硬的手段杀一儆百。

        而现在,建兴皇帝非但没这么做,反而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高举轻放,摆出一副试图平衡的架势。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那就等于是告诉百官,就算你叛了大清也没关系,朝廷并不会因为你的罪而大开杀戒,这不等于是鼓励这些汉臣在一定的情况下作出不利于满清的选择么?

        上书房大臣耿额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既然在岳钟琪之案中已进行了严厉处置,那么对于赵弘灿也应该相同进行惩处。如今的大清已不是当年的大清,大清基业岌岌可危,在这时候作为大清的皇帝,建兴皇帝必须要以强力的手段和铁腕才能压制下不同的声音,这样才有机会让大清在风雨飘摇之下度过难关。

        而现在,建兴皇帝却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不仅让之前所为前功尽弃,更给了许多人侥幸的心态。这样做,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可惜的是耿额虽然是上书房大臣,但因为之前岳钟琪案中坚持要诛杀其九族,而事后因为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使得建兴皇帝对当初提议的耿额极为不满,从而使得他的权利已不如之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