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叛贼 >
        至于西边就更不用说了,那是甘肃,明军如果在西边出现,这陕西早就拿下了,何来现在还讨论什么?

        由此可见,明军要攻进关中,必须先拿下函谷关一带,但是自古以来函谷关就是易守难攻,当年战国时期秦军就是凭借这样的地势屡屡拒七国于关外,而保关中太平。

        所以直亲王以为对于明军出兵陕西的举动根本无需担心,只要派一员大将牢牢守住关口,那么明军就势必寸步难行。至于兵力方面,因为函谷关的地势险要和特殊性,过多的兵力也施展不开,所以除了眼下守关的部队外,只需再增援万人足以。

        更重要的是,直亲王觉得这一次明军由冬季出兵本就犯了兵家大忌,只要清军牢牢坚守不出,和对方拼消耗,最终明军只有退兵的一条路可走。

        “一万人?直亲王,您不是在开玩笑吧?”耿额顿时有些不悦道:“难道您不知此次明军大举来攻足有十万精锐?而且明军占据中原后一直在不断调兵,其兵力甚至还有可能再增。仅仅靠着一万多人就想守住,更以拒明军于关外,呵呵,您莫非是糊涂了?”

        “耿大人,你为本兵,当知关中地势之要,更应该了解函谷关的情况。”直亲王用着低沉的声音道:“如此关口,双方怎能摆开大军,这根本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而是如何用兵的问题!明军再强就算派再多的人上去也是无济于事。”

        “直亲王,我难道不知这个道理?”听直亲王直接指责他根本不知兵,耿额顿时就恼了:“正面交战自然不可能如此用兵,但你不要忘记如今已同七国之时大有不同,当年秦军可以拒关而守,几百年前或也可以,可是如今明军所拥有的火器却是威力无穷,如果明军动用大量火炮猛攻关口,我军又如何抵挡?这两年直亲王一直为我大清研制火器,铸造火炮,更当明白火器的威力。一旦兵力不足导致关口陷落,明军就能直入关中,难道那时候任凭对方长驱直入?等到那时候再调兵哪里还来得及?直亲王!所谓兵事无常,明军早不出战晚不出战,偏偏挑这时候进攻陕西,分明就是要打我大清一个措手不及!难道明军统帅是不知兵的傻瓜?他们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耿额恼怒之下甚至连您都不称呼了,直接用你来直斥直亲王。听到这一番话,直亲王心中一片苦涩。

        别看他现在似乎身份尊贵,不仅有着亲王爵位还有大将军的头衔,但实际上在清廷中却没什么权利,他这么一个堂堂亲王说白了就是建兴皇帝的工具人罢了。一方面是用启用他来安抚其他兄弟,另一方面也是借重于他让他负责火器的仿制。就算是后者,平日里也有老九真正当家作主,他这个名义上的负责人只是个空架子罢了。

        再者,他现在提出无需增兵的建议,更让人怀疑他是否有什么私心。毕竟当年他也是争储的一员,再加上他原本就是大阿哥的身份,和后来康熙之死的蹊跷,直到现在满清王公贵族中依旧有不少人暗中对于建兴继位有所非议。说不定直到现在直亲王对于皇位还有什么想法,想趁此机会坑朝廷一把?

        这个念头在建兴皇帝脑海里一闪,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假设。就算直亲王对于自己当皇帝有所不满,可如今早就木已成舟,君臣之位已定。再说了,坑了大清对于直亲王又有什么好处?他也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一旦丢是关中,这大清就差不多彻底完了,到时候他那个皇帝又去哪里当?

        思来想去,建兴觉得直亲王应该不会有那种想法,可是他提出不用过于调兵,仅凭关中兵力足够的看法又让建兴皇帝觉得不妥。毕竟明军声势浩大,这些年来清军和明军交战大小已过百次,一直都是胜少负多的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