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叛贼 >
        丢了河南后,祝建才狼狈逃入湖北,随后又接连受到隆科多部的追杀。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实在是走投无路的祝建才最终归顺了大明。

        祝建才此人虽人品不怎么样,但毕竟是起义军的前辈,当年和袁奇共同反清的义军首领,而且反清以来,祝建才率部席卷五省之地,更在清廷腹地闹的天翻地覆,使得满清元气大伤。

        可以说,正是有当年袁奇和祝建才两人吸引住清军主力,这才有朱怡成在宁波的坐大,最终趁清军主力无法东顾的情况下拿下南京,恢复了大明。

        无论祝建才的人品究竟如何,仅凭于此他对于大明就是有功的。更何况祝建才当年被封为威武侯,这也是大明承认的,出于政治考虑,朱怡成同意了祝建才的归降,但对于如何安置此人却另做了一番安排。

        祝建才的爵位自然依旧是威武侯,这可是朱怡成当年在袁奇军中亲自封的,这点没有异议,不过祝建才后来的王爵自然是去掉了,对此祝建才也没任何反对,毕竟所谓的王爵是他自封的,大明根本就不可能承认。

        对于祝建才的部下,投大明后,祝建才还有三万多兵马,这些兵马良莠不齐,其中真正的精锐大约八千人左右,其余二万多人都是未经严格训练的义军。其实就算这八千精锐,大多也都是积年老匪和八卦教的骨干,这些人跟随祝建才虽抗清有功,可也做下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所以对祝建才继续领兵的问题朝廷中意见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绝对不能让祝建才继续执掌他之前的部队。

        所以后来大明对祝建才的部队进行整编和调整,除了最终给他留了一支几百人的亲军外,其余部队全部拆分后另行安置,并且限制祝建才在军中传播八卦教的教义,这样一来等于把祝建才的根子直接挖了,让他再也没有能力拥兵自重。

        原本,朱怡成以为祝建才会对这样的安排恼羞成怒,甚至心生反意,他甚至做好了一旦祝建才部有所异动的话,监视其部的明军直接以谋反的罪名灭掉祝部的准备。

        可谁都没有想到,祝建才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对朝廷的命令执行的不折不扣,甚至有祝建才的几个部下为此企图搞兵变来要挟朝廷,反对部队整编,却被祝建才以雷霆万钧的手段拿下后直接砍了脑袋,随后又把脑袋送至南京,同时还上了一份请罪奏折,奏折写的情真意切一片拳拳为大明尽忠尽职的忠心。

        祝建才如此识相,倒也让朱怡成很是意外,就这样祝建才的部属很快就完成了整编,随后朱怡成又给了他一个杂牌将军的头衔,从军职的爵位来讲,祝建才可以说是军中地位最高的,但实际上当年驰骋风云的祝大将军已成了没牙的老虎,拥有的仅只是虚衔罢了。

        可以说,祝建才此人真正给世人展现出来什么叫能屈能伸为大丈夫!原本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是在南京任职,朱怡成甚至为他在五军都督府安排了一个右军都督的职务。但由于中原大战在即,祝建才之前久在中原,这里曾经是他的地盘,考虑到大战需要,再加上祝建才又上书表示归明后寸功为立,愧于居此高位,主动要求去前线帮忙,为此朱怡成决定把祝建才暂时归于杨勖军中,安排了一个参赞军务的职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