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奇胜奉命驻守青州多年,对青州乱象心知肚明。他原是上位县令的左右手,述职期间被小人赵锋记恨,赵锋上位后,不仅将他踢出青州的生意,还故意设法百般刁难他。

        郭奇胜不愿对赵锋服软,也因赵锋行事手段极端偏激,郭奇胜担心引火烧身,故多年来一直退避其锋芒,并未牵涉此乱贼一事。

        得知青州乱贼之事上达圣听后,郭奇胜私下没少参赵锋折子。他本以为能够借此拉赵锋下马,岂料朝廷竟然将顾瑾言派回来了。

        当年顾家因秘宝遭祸,郭奇胜虽非从贼,但也从中捞了一笔。顾瑾言跟他有仇,他日日坐卧不安,生怕顾瑾言连他也一同收拾。唯一万幸的是,朝廷对他还算信任,仍由他管控着青州兵马。顾瑾言手握调兵权,若想要剿灭乱贼,就必须跟自己合作。

        只是不知,顾瑾言愿不愿意低下这个头来。

        这些天,郭奇胜总会想起顾瑾言的父亲。那个儒雅文秀的顾二爷,面对大牢的严刑拷打,仍旧言语锐利,纵使满身血痕,依旧也死不画押。若非赵锋灵机一动,将其宗族找来认罪做假供、分剐了顾家,当年一事只怕未能善了。

        顾瑾言小小年纪,已有其父风采。顾夫人上吊后,年仅七岁的顾瑾言就敢夜敲冤鼓,赵锋将其饿了整整两天,他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郭奇胜就想不明白,顾常睿究竟是这么想的。就算心中有愧、惊怕怨鬼上门,逢年过节多烧些纸钱不行吗?

        一边偷偷苛待顾瑾言,一边又顾虑自己的名声,导致顾瑾言不受管控,最终踏上仕途路。

        相爷也是,天底下能人才子众多,偏偏看好顾瑾言,还让他拜服在自己门下。

        也许是这些人,生来就是天之骄子、高高在上,他们不信顾瑾言一个幼小遗孤能在自己手里翻了天。可郭奇胜是个领兵打仗的粗人,他深知斩草除根的道理,对顾瑾言持有十二万分的戒心,哪怕现在顾瑾言主动找他合作,他也是不敢信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