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书籍的传播简直会快了不知多少倍!”祝年拿着沈青画的图示,一遍一遍地看着,口中念念有词。

        “如果你们没有意见的话,我们就先暂放一下法典抄录工作,待活字印刷装置制作完成,便可事半功倍。”

        沈青见祝年兴奋的差不多了,开口说道。

        “我没有意见,事不宜迟,我们抓紧去工业园区召集工匠吧!”

        祝年已经干劲十足,全然不管身旁刚刚研究出个门道的陈墨,兴奋地对沈青说。

        也多亏了大青山的工匠们早已经从一件又一件难以置信的发明之中适应了沈青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否则谅是哪里的能工巧匠,都不可能有像大青山工匠一般对这些稀奇古怪的设计都能够有如此强大的执行力。

        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一台优先考虑到法典需求的活字印刷机便从工坊之中加工了出来。

        这台原始的活字印刷机大部分由木头制成,散发着一种朴实而稳重的工业气息,用于排版、印刷的铁板。

        由于大青山的财大气粗,准备了好几块,如此通过多人的排版,使得印刷速度可以显著地加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